標題:
香港藝術館
發問:
我想要香港藝術館的資料 愈多愈好!!
最佳解答: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香港藝術館位於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之一。香港藝術館是香港展覽本地、中國及世界各地的藝術品的主要場地,收藏的展品數量達14,000多件、涵蓋中國書畫及古玩、古代文物、具歷史意義的畫作及本地藝術家的創作成果等。香港藝術館不時舉行各類型的藝術展覽,開放予學校,團體及公眾參觀。 [編輯] 歷史 香港藝術館的歷史,可追溯至1962年3月2日於香港大會堂高座頂層啟用的「香港博物美術館」。及至1975年7月,「香港博物美術館」分拆為香港藝術館及香港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前身)。香港博物館遷往尖沙咀星光行,負責有關歷史及考古的收藏;香港藝術館則繼續保留香港大會堂高座頂層原址,負責藝術品的收藏。可是,隨著香港藝術館日益發展,原址的展覽場地不敷應用,因此當時的市政局為藝術館另覓新館址。 香港藝術館的新館址設於尖沙咀,毗鄰香港文化中心及香港太空館。香港藝術館的新館於1987年動工,1991年11月15日落成啟用,由當時的港督衛奕信爵士夫人主持揭幕典禮。 舊三軍司令官邸於1984年改建為茶具文物館,是香港藝術館的分館。及至1995年12月14日,茶具文物館的新翼「羅桂祥茶藝館」亦落成啟用。 香港藝術館現任總館長是鄧海超,歷任的總館長如下: 1 約翰?溫訥 (John WARNER) 1962年至1975年 (香港博物美術館館長) 2 譚志成 1975年至1985年(香港藝術館館長)、1985年至1993年(香港藝術館總館長) 3 曾柱超 1993年至2000年 4 朱錦鸞博士 2001年至2006年 5 鄧海超 2006年至今 [編輯] 大樓 香港藝術館的建築由建築署負責設計,外牆用料及設計跟香港文化中心大同小異。香港藝術館的外牆亦有參與幻彩詠香江的鐳射燈光音樂匯演。 香港藝術館分東、西兩座,樓高四層及地庫,樓面總面積為17,530平方米。館內設有有七個展覽廳,面積共6,019平方米,分佈如下: 四樓:中國書畫展覽廳 三樓:中國文物展覽廳(1)、專題展覽廳(2) 二樓:專題展覽廳(1)、虛白齋藏中國書畫館、當代香港藝術展覽廳 一樓:中國文物展覽廳(2)、雕塑院 地庫:演講廳 [編輯] 藏品 香港藝術館的藏品、除由館方從不同地方及向收藏家蒐購所得之外,主要館藏大多由藝術家、收藏家及公眾捐贈所得。其中特別受注目的,是1989年由劉作籌所捐贈的一批為數逾四百多件的中國書畫。這次的捐贈,是香港藝術館歷來所接受的最大批捐贈。 香港藝術館的藏品主要分為「中國書畫」、「中國古代文物」、「香港藝術」、「歷史繪畫」及「虛白齋藏中國書畫」。 [編輯] 虛白齋藏中國書畫 虛白齋藏的藏品,涵蓋由六朝至二十世紀當代作品。其中尤以明、清兩朝之流派最為齊備、包括揚州八怪及清初六家等。 [編輯] 歷史繪畫 「香港博物美術館」成立時就是以一些反映舊日民生、風俗、地方風貌的歷史繪畫為館藏核心,當中包括錢納利及郎世寧的畫作。 [編輯] 展覽 參觀人士在接受保安檢查香港藝術館不時舉行各類型的藝術展覽,並經常與世界各地著名的博物館合作,邀請珍貴的展品來港展出,提高市民欣賞藝術的機會和知識。同時,香港藝術館亦會借出本身的珍藏到各地的博物館展出,將香港的藝術文化介紹到世界各地,促進藝術交流。 自首屆香港藝術雙年展於1975年2月1日開幕以來,往後的藝術雙年展均為香港的藝術發展提供展示的平臺,亦多成為年內的藝術盛事。 1998年11月3日至1999年1月17日期間,香港藝術館與大英博物館聯合籌劃的「大英博物館埃及珍寶展」吸引310,029名觀眾參觀,參觀人數為歷年之冠。 2005年2月5日至4月10日期間,香港藝術館展出共四十八幅來自法國奧塞博物館及法國其他美術館珍藏的印象派大師的名畫,吸引284,263名觀眾參觀,為第二大參觀人數最多的展覽。
其他解答:
最好上該館網站看看,及或用電郵聯絡康文署要求就你所問 / 缺欠的答覆你。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rts/chinese/intro/cintro.html|||||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7/HongKongMuseumOfArt.png/200px-HongKongMuseumOfArt.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香港藝術館 香港藝術館位於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之一。香港藝術館是香港展覽本地、中國及世界各地的藝術品的主要場地,收藏的展品數量達14,000多件、涵蓋中國書畫及古玩、古代文物、具歷史意義的畫作及本地藝術家的創作成果等。香港藝術館不時舉行各類型的藝術展覽,開放予學校,團體及公眾參觀。 目錄[隐藏] 1 歷史 2 大樓 3 藏品 3.1 虛白齋藏中國書畫 3.2 歷史繪畫 4 展覽 5 禮品書店 6 相關條目 7 參考資料 8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香港藝術館的歷史,可追溯至1962年3月2日於香港大會堂高座頂層啟用的「香港博物美術館」。及至1975年7月,「香港博物美術館」分拆為香港藝術館及香港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前身)。香港博物館遷往尖沙咀星光行,負責有關歷史及考古的收藏;香港藝術館則繼續保留香港大會堂高座頂層原址,負責藝術品的收藏。可是,隨著香港藝術館日益發展,原址的展覽場地不敷應用,因此當時的市政局為藝術館另覓新館址。 香港藝術館的新館址設於尖沙咀,毗鄰香港文化中心及香港太空館。香港藝術館的新館於1987年動工,1991年11月15日落成啟用,由當時的港督衛奕信爵士夫人主持揭幕典禮。 舊三軍司令官邸於1984年改建為茶具文物館,是香港藝術館的分館。及至1995年12月14日,茶具文物館的新翼「羅桂祥茶藝館」亦落成啟用。 香港藝術館現任總館長是鄧海超,歷任的總館長如下: 1 約翰?溫訥 (John WARNER) 1962年至1975年 (香港博物美術館館長) 2 譚志成 1975年至1985年(香港藝術館館長)、1985年至1993年(香港藝術館總館長) 3 曾柱超 1993年至2000年 4 朱錦鸞博士 2001年至2006年 5 鄧海超 2006年至今 [編輯] 大樓 香港藝術館的建築由建築署負責設計,外牆用料及設計跟香港文化中心大同小異。香港藝術館的外牆亦有參與幻彩詠香江的鐳射燈光音樂匯演。 香港藝術館分東、西兩座,樓高四層及地庫,樓面總面積為17,530平方米。館內設有有七個展覽廳,面積共6,019平方米,分佈如下: 四樓:中國書畫展覽廳 三樓:中國文物展覽廳(1)、專題展覽廳(2) 二樓:專題展覽廳(1)、虛白齋藏中國書畫館、當代香港藝術展覽廳 一樓:中國文物展覽廳(2)、雕塑院 地庫:演講廳 [編輯] 藏品 香港藝術館的藏品、除由館方從不同地方及向收藏家蒐購所得之外,主要館藏大多由藝術家、收藏家及公眾捐贈所得。其中特別受注目的,是1989年由劉作籌所捐贈的一批為數逾四百多件的中國書畫。這次的捐贈,是香港藝術館歷來所接受的最大批捐贈。 香港藝術館的藏品主要分為「中國書畫」、「中國古代文物」、「香港藝術」、「歷史繪畫」及「虛白齋藏中國書畫」。 [編輯] 虛白齋藏中國書畫 虛白齋藏的藏品,涵蓋由六朝至二十世紀當代作品。其中尤以明、清兩朝之流派最為齊備、包括揚州八怪及清初六家等。 [編輯] 歷史繪畫 「香港博物美術館」成立時就是以一些反映舊日民生、風俗、地方風貌的歷史繪畫為館藏核心,當中包括錢納利及郎世寧的畫作。 [編輯] 展覽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e/Spacial_Exhibition_Gallery_1_of_HKMA.jpg/200px-Spacial_Exhibition_Gallery_1_of_HKMA.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參觀人士在接受保安檢查 香港藝術館不時舉行各類型的藝術展覽,並經常與世界各地著名的博物館合作,邀請珍貴的展品來港展出,提高市民欣賞藝術的機會和知識。同時,香港藝術館亦會借出本身的珍藏到各地的博物館展出,將香港的藝術文化介紹到世界各地,促進藝術交流。 自首屆香港藝術雙年展於1975年2月1日開幕以來,往後的藝術雙年展均為香港的藝術發展提供展示的平臺,亦多成為年內的藝術盛事。 1998年11月3日至1999年1月17日期間,香港藝術館與大英博物館聯合籌劃的「大英博物館埃及珍寶展」吸引310,029名觀眾參觀,參觀人數為歷年之冠。 2005年2月5日至4月10日期間,香港藝術館展出共四十八幅來自法國奧塞博物館及法國其他美術館珍藏的印象派大師的名畫,吸引284,263名觀眾參觀,為第二大參觀人數最多的展覽。 [編輯] 禮品書店 香港藝術館禮品書店是設於香港藝術館的書店,位於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的香港藝術館一樓大堂。訪客可以找到不少藝術設計書籍、掛畫、光碟、香港名設計師設計之禮品及香港藝術館出版的書籍。 香港藝術館禮品書店並非由香港藝術館營運。 [編輯] 相關條目 茶具文物館 香港藝術雙年展 [編輯] 參考資料 香港藝術館著,《香港藝術館指南》,香港:市政局,1991。 香港藝術館著,《香港藝術館通訊》,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編輯] 外部連結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a/Commons-logo.svg/45px-Commons-logo.svg.png 您可以在維基共享資源查找與此分類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Category:香港藝術館 香港藝術館 藝術館標誌的誕生 香港藝術館之友 大公網印象名畫嚴密監察免受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