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急給25點.要找工商時報兩篇文章 有中時電子報點數者幫幫忙
發問:
2005 10/13 社論 根據全球機場營運..........有講到中正機場 和貨運 2005 9/23 工商時報 面對油價造成的經濟衝擊 一個企業想到的是.......... 拜託各位阿 我要寫心得...... 給25點 因為我有開兩個發問 到時一併給最佳
最佳解答:
2005/10/13 轉運中心夢碎【時報】 曾經,台灣有很多經濟建設的夢,例如營運中心、轉運中心;曾經,台灣有很好的機會,例如建設為亞太的營運中心、轉運中心。然而,扁政府的意識形態治國方式,以及扁政府對兩岸採取的鎖國政策,轉運中心的夢顯然破碎。 根據全球機場營運月報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大陸上海機場去年客運量驚人成長八七%,全球名次由第十七躍升為第十名,首度超越中正機場;北京機場客運量也大幅成長四三%,取代日本成田機場成為亞太區第四名。相對之下,中正機場雖由前年的第十六名,前進為第十四名,但已落在上海之後;高雄小港機場則從前年二十九名退步到去年的三十三名。貨運方面,雖然中正機場以第十一名領先上海的第十四名,但從前八月的雙方貨運量消長來看,最快今年,最慢明年,上海就會超越中正機場,甚至躋身全球前十名。 相同的場景也發生在海運。上海港去年已經躍升為全球最大港口,今年估計仍將維持全球第三大貨櫃港排名,貨櫃裝卸量預估由去年的一千四百五十餘萬箱提高到一千七百萬箱以上,朝總吞吐量三千萬箱邁進。 兩岸三通直航大門始終不開,本國及外商只有知難而退,加上產業外移西進,客貨運輸數量有減無增,空運、海運產業難免日趨萎縮,建設台灣為亞太轉運中心美夢自然難圓。 ?2005/09/23 油價高漲若突破100美元→可能導致美元崩跌→全球經濟所受衝擊將遠甚於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 張榮發:長榮集團準備過冬 加強成本管控.增加保留盈餘 全力因應未來可能因油價上揚,而出現的經營難關。【陳彥淳/台北報導】 油價高漲,令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左圖)備感憂慮。張榮發指出,他擔心油價高居不下,許多國家變現搶油的動作,造成美元持續走貶成為必然趨勢,因此包括台灣、日本等與美國互動密切,且手中握有大量美國政府債券的國家,以及企業,都要及早提防美元崩跌隱憂。若石油價格持續上漲每桶達一百美元,屆時全球經濟將遭受重大衝擊,甚至可能比一九二九年的全球大蕭條時期及石油禁運年代更為嚴重。 張榮發指出,他非常不樂見油價持續上揚,希望最好不要發生,但長榮集團已有「準備過冬」的最壞打算,除積極降低營運成本,也會增加保留盈餘,藉以因應未來可能出現的經營難關。張榮發是在接受時報周刊專訪時,做出以上陳述,但也強調,若油價回跌,情況就不會這樣嚴重。 許久未發表講話的張榮發,面對近來國際油價高漲,首次表達對全球景氣的憂慮。張榮發認為,目前油價已經飆高至每桶七十美元,對於企業經營造成重大影響,若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油價再飆升突破每桶一百美元,到時世界經濟恐會因此大亂。 張榮發憂心推估,油價上揚將帶動各項成本高漲,造成企業難以生存,其所引發的後續效應,不僅會比石油禁運年代還要嚴重,連在一九二九年發生的全球大蕭條,恐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榮發還進一步做出預警,表示若油價遲遲降不下來,未來美元跌勢將難以抵擋。張榮發分析,主要產油國減產動作,將造成各國屯積與惜售行為,屆時美國可能會釋出戰備儲油來應急,而許多國家為搶購石油,一定會透過拋售美元公債等方式變現,直接造成美元續貶;在這樣的情況下,包括台灣、日本等握有大量美國政府債券的國家,都應要及早提防美元可能出現的跌勢。 長榮集團這兩年的海運、空運獲利雖表現亮眼,海運市場仍處高峰期,但張榮發卻早已有最壞打算,直言長榮集團已經「準備過冬」;內部除積極展開內部各事業單位成本管控工作,也將增加保留盈餘,藉以因應未來可能因油價上揚而出現的經營難關。
其他解答: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C0467E6CCDF31E26